电商、互联网广告、无线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看那些小公司如何玩转数据,撬动行业。
“Data is wonderful.”
在北京秒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秒针信息”)的名片背后这样写道。这是一家为数不多的、敢于直率地表达出自己“数据公司”身份的创业公司,2006年诞生,如今第一轮融资结束。
名片背后的这句话,潜台词是:请重视数据的力量。
在互联网行业,几乎没人怀疑过数据的重要性。大公司以数据作为决策支撑,例如腾讯推出每个产品都会收回很多数据,下一个新应用之前都会有充足的数据支持,这让“产品型”互联网小公司很眼馋;亚马逊被称为“推荐之王”,霸主地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用户购买行为数据的不懈分析;网游行业是最早分析数据的典范,只有追踪玩家才能“改出”好游戏。盛大内部甚至有一句口头禅:没有数据就不要开口。
而此时此刻,数据的力量继续被放大。另一家立志做数据生意的公司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分点”)在2011年获得了IDG资本720万美元的投资,熊晓鸽亲自站台造势,发布会上百分点创始人之一苏萌给出一个观点,互联网模式经历了三个时代:目录新闻模式、搜索引擎时代、社交网络时代,下一个将是个性化推荐时代。就像微博风云创始人邓玮提到的,互联网甚至可以真的为每个网民做出Alexa排名。而这一切,唯有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来实现,每个网民都会有自己的标签,网站将判断出你的喜好,为你奉上你感兴趣的内容。
在美梦成真前,还有个前提:尽管数据是存在已久的竞争力,但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却是个公认的盲点。换句话说,这个竞争力被埋得很深,还处于巨头们各自琢磨的阶段。反倒是一些小公司开始深度挖掘,选择了电商、互联网广告、无线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等领域作为切入口,做自己的数据生意,他们被称为工具商、服务商,多数默默无闻。
请关注这些专注于互联网数据分析的小公司。他们敢于看准一个大趋势,不管是否能挣到钱,先一头冲进去再说;还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撬动所在的行业;敢于在多数公司探讨商业模式、纠结于赚钱圈地时,突破浮躁,做一些“实验”性质的探索。
一家投资了某无线互联网领域数据公司的投资机构合伙人说:“现在还只是我们这些VC布局的阶段。在中国,这个领域还不够火,但方向绝对有戏。”
押宝未来是件危险的事。但无论如何,矛盾在此,机会亦在此。
时机成熟了?
数据分析嫁接上电子商务,可谓赶上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了。
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朱建秋,一口气念到博士,专攻数据挖掘算法。他是中国最早一批专注于互联网数据分析的创业者,更是第一个挑中电子商务行业的。他的生意在这两年迎来真正的转机,但在创立时不仅没人能看懂,连北极光合伙人邓锋都为他唏嘘,“做得太早,想挣钱不容易。”
2001年,朱建秋把开发的算法集成起来做了软件,和导师注册了一家公司进行销售。那时数据挖掘显得很高端,只有大型企业才会使用。他选了金融业,为交通银行全部80多个分行做潜在信用卡客户分析,但银行根本没有专门的评估部门,效果并不明显。
2006年他又看中电商行业,新注册的公司起名麦路,寓意为“买卖之路”,第一家实验对象是淘宝,后来因故转向电商网站。他的模式是在网站上埋入麦路编的一段代码,代码记录下网民浏览、点击的记录,返回麦路的服务器,计算出哪些商品拥有关联性,把结果放到对方网站上,利用“你可能还喜欢”进行关联性商品的推荐。
这看起来是个很小的应用,朱建秋认为,零售业可以和销售结果挂钩,而且在互联网上实施后,结果“立等可取”,效果明晰。那时麦路免费为网站埋代码,几乎没遭到过拒绝,除当当和卓越外,已经冒尖的网站都埋过他们的代码,朱建秋甚至在网站上一半埋一半不埋,去做测算实验。可惜这没有起到太显著的作用,而且人家的用户量、人均PV等数据会存在麦路的服务器中,红孩子、京东商城在“小时候”还愿意埋代码,长大些就开始回避,而且这些网站一改版代码就不见了,朱建秋还得去找他们要求重装。
他看到了问题所在:这套“自荐”系统只能提升用户体验,对方长期看不到销售额的显著提高,使用热情就会打折。此后的三年他凭借信息委专家的身份做些项目挣快钱,而整个团队都是从未在外面找过工作的“学术型”技术派,惟一擅长的就是一整天坐在那里建模,谁都不懂做营销,由于公司连个美工都没有,网站也从未更新,性格不紧不慢的他感到很无奈。
没想到,在2010年完全放弃“埋代码”之后,跻身一线电商之列的梦芭莎主动找到了他们。梦芭莎想要一整套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在定单的转化率上提升一个数量级,这就不是简单的埋代码获取点击量,朱建秋需要结合网站本身的很多用户与商品的特性,甚至把评论都放进来,做很复杂的数据建模。
他开始做更商业化的思考:页面上“看了A商品的人又看了哪些商品”是“导购”的逻辑,第一次到梦芭莎来的网民可以看到,其他看过这个衣服的人还看过其他的什么衣服,而“买了A商品的人又看了哪些商品”就属于“交叉销售”,两个模型结果不一样;一旦对方第二次来的时候,梦芭莎就知道之前的浏览与购买记录,判断出顾客的穿衣风格。即将上线的“我的梦芭莎”就是将顾客归类,向顾客定期推送针对于此类用户的促销信息。目前,麦路推荐这一块定单的转化率以及用户点击率是梦芭莎网站上最高的,比网站整体转化率要高两倍。
麦路走上了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路线,他们会针对某指标思考提升的对策,再调整模型,之后测算和评估,而这个数据模型作为工具,只会出现在梦芭莎那里,数据不被提出来,麦路的任务只是调整与指导使用。此时除梦芭莎之外麦路还迎来了另一个客户,做IPTV的企业百时通。两个案例带来的收入都是百万元级别,前途突然一片大好。
几乎同时,2009年诞生的百分点被圈内人评价为“财力、人力兼具”,在此时选择电商作为切入口,是中国本土大型数据公司的种子选手。百分点选择的是埋代码模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后,在几个月中突击拿下了一号店、红孩子、麦包包、易迅网等网站的合作。
“百分点在走我们之前埋代码的路,也许现在才到了电商公司合适埋代码的时期。” 朱建秋说。
而且,似乎整个电商行业都开始流行起数据分析。很多曾经埋过麦路代码的公司都在试图自力更生建立数据分析小组,也有些求助于百分点,而大型公司如京东等则有了自己的数据体系。在2011年的派代电子商务年会上,“数据”两个字出现频率很高,派代的一位分析师对《创业邦》表示,百分点在业界的知名度起来了,其模式对电商企业来说,很有诱惑力。
“电商行业一开始都粗放,先圈地、拼流量,再拼转化率,接着是物流、服务,如今拼到没什么可拼,就要在数据上精雕细刻,其实人家当当跟卓越早就拼这个了,”这位分析师说,“一切能够提高消费额的东西都是靠谱的,我看还有半年到一年吧,大家都要看数据说话。”
百分点创始人之一柏林森表示,“现在广告非常贵,有人说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300多块,如果现在这些电商公司都没有意识到一个网民进来之后,怎么让他变成我们的顾客、让他多买点东西,那么请问这些公司还能关心点什么?”
互联网广告也兴起了数据分析的热潮,不做精准营销广告代理商就赚不到钱。再往后,还有无线互联网以及微博这样的社会化媒体。新浪微博刚一推出,“微博风云”创始人邓玮就开始考虑在这上面做开发,做了基于微博的搜索引擎、游戏等,但未来的产品路线是什么,他心里并无脉络。2010年1月一家投资公司找到他,与他聊过目前的开发状况后问,“你未来要做的就是这些,还是会有其他可能?”
“我后来才知道,这是投资人常用的提问方式。我说不是,微博的信息量够大,数据包罗万象,我真正的希望是把所有数据联动起来。结果对方告诉我,你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就给了投资。”其实他对那次经历有点莫名其妙,甚至认为投资金额太多,直到5月,他才真正想好了方向。
他的目标是在未来将数据全部整合到一起。微博本身就承载了各种分类信息,而且精准到人,“我知道你在新浪微博、人人网、豆瓣上的账号,合起来就会知道你的学校、工作圈子、爱好,这一切都可以组合起来,你的各种需求我都会为你做匹配。”尽管目前商业模式“四不像”,但微博是他眼中的大机会。“现在我才意识到,我是个数据公司,与新浪的协议中写明,我们可以将一些新浪的数据提出来,那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
初始之痛:搞到数据
数据公司想要挣钱,需要拥有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再放在自己的商业模式里运转。但其中有个问题颇为尴尬。
秒针信息的第一笔生意来自相熟的朋友,但这不是创始之初的“杀熟”现象。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加代码在广告位上为品牌广告主监测不同媒体广告位上的数据,进而帮其管理广告投放。但在刚成立时他们并没有数据,客户是一个汽车品牌,他们提供免费服务以换取第一批数据,放入服务器,之后雪球才能滚起来。
身为数据公司,在初始时很可能两手空空,需要各显神通。“你可以先买一批数据,把东西做出来,数据的价值开始有反馈后,再把价值卖出去;或者从客户那里免费搞到数据,再到媒体上去买广告,同时收集媒体方的数据。这个生意有一个循环期,但是总要有一个启动点。”上海聚胜万合广告有限公司CEO杨炯纬的公司定位是广告代理公司,但技术部分如今已经分拆为系统架构部、应用开发部、广告质量部、商业智能部,更像一家数据公司,“我们最早的数据都是我到处去找的,谁手里有数据我就杀过去,为什么是我而不是我手下的人杀过去?是因为在杀过去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跟他谈,只能先去闲聊,看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互联网上获得数据普遍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用户登录来跟踪对方的行为和喜好,这最为直接和有效,有人分析谷歌推出Gmail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登录邮箱锁定用户身份来打广告;第二种是通过接口,基础数据库里面包含各种数据,接口层数据被分离开,可以选择性向外输送一些,目前新浪微博、淘宝等都有自己的接口;第三种是埋代码。
朱建秋当初选择电商行业有一个潜在原因:单一客户的数据其实价值不大,只是一些封闭的东西,无非是形成一个信息孤岛;而当你同时拿到100个商家的数据,竞争关系被打通,整个国内电商的业态一目了然,能够更准确地做推荐,例如乐友要做个网站卖女装,就有很多第三方数据可利用。百分点创始人柏林森也希望收集各个领域的细分数据。“平台越来越大,可以分析的东西越来越多,我未来就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大的用户行为数据平台。”
问题是,客户不愿意。“一首歌”创始人黄修源曾经创办过独立电商网站,“你在让他们埋代码的同时就会感到,数据非常重要,重要到足以成为你的核心资产。所以对方必须讲明白,数据在他那是安全的,不然宁可不做,毕竟最核心的东西被别人了解了。用户是谁,电话号码多少,买过几次东西,花了多少钱,只要把忠诚用户全部挑出来,每个人发一条短信去营销竞争对手的东西,就够麻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