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大致都或迟或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革命阶段,多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第二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多以应用为重点;第三阶段是转型阶段,多以战略融合、模式创新为重点。
互联网与蒸汽机有某种类似之处。工业化经济是机械体系的经济,各行各业的机械都需要动力,因此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技术,很快渗透进各行各业,引发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业革命;网络化经济是有机联系的经济,各行各业都需要联接,因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联接型技术,逐渐渗透进各行各业,引发了以融合为特征的信息革命。
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大致都或迟或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革命阶段,多以基础设施为重点,表现出生产力驱动的特点,以网站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切入点;第二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多以应用为重点,表现出生产关系驱动的特点,以商业社区(产业集群、产业链等)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切入点,第三阶段是转型阶段,多以战略融合、模式创新为重点,表现为生产方式驱动的特点,以核心业务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切入点。
中国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十分不平衡。第一阶段,以2000年的企业上网工程起步,早期O2O模式上市和企业网站的失败探索为标志。当时互联网周刊提出的口号是“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INTERNET就一定会实现”,互联网还只是在技术层面整合各行各业。此后,互联网周刊转而提出“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就一定会实现”,标志着新阶段的到来。第二阶段主要是2004年以后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在应用层面的结合,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依托区域产业集群的平台型网络和依托行业实体经济的垂直型网络的兴起;二是中央企业通过互联网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大规模整合;三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网络的形成。第三阶段是2010年以来,互联网以数据核心业务的形式,从战略和模式上(而不再只是应用上)融入各行各业,其中三个明显标志,一是移动互联网中,互联网作为核心业务主导传统电信业;二是中央企业围绕价值网络的战略融合与模式创新;三是新一代O2O在房地产等传统领域的出现。
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技术导向的融合
1、政府主导的行业、企业上网工程
中国早期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整合,最初不是以企业为主导,而是以政府为主导发起的。
2000年7月7日启动的“企业上网工程”,是第一个明确以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企业结合的工程。企业上网工程采用的一个主要招数,后来在市场中还有相当活力。这就是采用网上展示交易会的形式,集中组织行业或地方特色企业产品与服务进行网上展示。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多年之后,网上展洽会的形式,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市场运作中,自发地恢复了活力。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原因是网洽会的定位,适应了早期阶段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点,它直奔主题,集中办两件事:第一,拿单;第二,拉客户。这两项需求占了各行各业当时对互联网需求的54%。也就是说,各行各业最初对互联网的需求,一半以上集中在市场需求,而不是人们以为的技术需求、管理需求、资金需求和人才需求。直到电子商务平台成熟后,这种情况才改变。
放在互联网刚引入中国那几年看,政府意识超前,而行业和企业意识普遍滞后,政府拔苗助长企业,有其客观原因。在初步启动后,中国政府非常明智地改变了政策,朱基在信息化上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市场化早期得失参半的“鼠标加水泥”运动
“鼠标加水泥”主观上带有排斥互联网新兴服务的倾向,客观上却促进了基于WEB的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早期结合。
商业流通领域首先与互联网结合。线上的8848与线下的西单商场携手合作。西单商场于2001年底投资900万元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igo5.com)。三联家电的B2C网络概念,使得被其收购的郑百文在股市上出现转机。但好景不长,“鼠标加水泥”们很快就遇到了困境。
从今天的观点看,“鼠标加水泥”们失败的共性的原因,在于对互联网只是从技术上加以,而缺乏商业上的认识。以西单商场为例,同样商品上网后,反而在原价基础上加价。因为只把互联网技术成本加入了价格中,而没有意识到直接进货可以省去中间渠道加价耗费,像日后的图书经营那样半价销售。
二、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应用导向的融合
2004年前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先后进入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基于应用相结合的时期。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前期大规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应用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二是前期企业的技术改造,为应用提供了基本的能力。这一时期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从前一时期的点,扩大到面。
1、依托区域与行业集群的电子商务
2004年前后,中国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应用结合的重心,明显出现了由北至南迁移的现象。表现为70%的行业网站,集中于长三角一带;杭州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而一度以8848潮的北京电子商务,在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大潮中,却在失去势头。
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一旦进入应用结合阶段,其特殊性就表现出来。光有互联网的优势,像北京那样的资本优势,或者光有各行各业的实务优势,如广东那样的地面优势,都不足以很好实现结合。
一方面,拥有区域或行业的集群资源,成为结合的必要条件。中国与美国不同,中国许多实体方面的社会化条件,不像美国那样完善。在互联网发展起来后,美国可以集中解决线上的问题,而中国还要补线下的课。因此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在中国往往在那些线下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做。
另一方面,拥有互联网服务龙头平台,成为结合的充分条件。区域、行业的产业集群发达,可以解释电子商务之都为什么不在北京,而在长三角;但解释不了为什么在长三角,而不在集群同样发达的珠三角。这就要说到互联网龙头的作用了。
东莞的产业集群,与江浙同样发达。但各行各业都成为阿里巴巴的客户。阿里巴巴2008年进入东莞市场,第二年在东莞就吸纳会员达到900多家,而东莞电子商务本地企业运营举步维艰。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黄伟群分析其中原因认为:“东莞在电子商务发展上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
与广东情况类似的,在世界上还有意大利,那里产业集群极为发达,但缺乏一个像阿里巴巴式的龙头平台,所以各行各业在与互联网结合上,就显得群龙无首。可见在应用阶段,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必须做到互联网龙头企业和各行各业线下服务两方面都强,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热,就会出现北京那样的资本概念热,或广东那样的“信息时代的小生产”。
2、大型企业的产业链整合
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结合中,大型企业往往扮演特殊重要作用。因为大型企业往往是行业的龙头,它本身是企业,一旦成为互联网龙头,会把上下游产业整体带动起来。一个企业带动整个行业。
2002年前,我国企业上网超过英国、日本、意大利,居世界第9位;但从事商业交易,尚不如一般发展中国家,在“使用”这一项上,居世界第51位,排在委内瑞拉、泰国、印度等之后。
2004年后,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结合出现了明显加速现象。在开展电子商务的大型企业中,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采购业务比率逐年上升。电子商务销售额比率由2004年的20.92%上升到2006年的27.39%,并基本稳定在这个水平;采购额比率由2004年的21.21%上升到2006年的30.11%;销售订单比率由2004年的21.24%上升到2006年的32.33%;采购订单比率由2004年的19.74%上升到2006年的30.44%。图1反映了电子商务在销售和采购业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到2006年,情况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见表1。中国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同2002年比,比例有了大幅提高。所以我们可以认为,2004年到2006年,是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结合的起飞时期。
|